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睡眠期间出现不自主排尿的现象。它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泌尿系统疾病,可能会对儿童的心理和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症状表现** 1. **夜间尿床** - 这是儿童遗尿症最主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儿童在熟睡中不自觉地排尿,频率因人而异。有些儿童可能每周会出现2 - 3次尿床,而有些较为严重的情况可能每晚都会尿床。而且这种尿床现象是持续性的,不是偶尔因为饮水过多等特殊情况导致。 - 尿床的时间多在夜间睡眠的前1/3 - 1/2阶段,这可能与儿童在这个时期进入深度睡眠后,膀胱胀满刺激排尿反射,但大脑未有效抑制有关。 2. **日间遗尿(部分患儿有)** - 少数儿童除了夜间尿床外,在白天也会出现遗尿情况。例如,在幼儿园午睡期间或者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不自主排尿。这种情况相对夜间遗尿较少见,但如果出现,往往提示遗尿症可能较为严重或者存在其他潜在的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问题。 3. **伴随症状** - 部分儿童遗尿症患者可能伴有尿频、尿急等膀胱过度活动的症状。比如,孩子可能会频繁地想要上厕所,而且一旦有尿意,就很难憋住。 - 有些患儿还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如多梦、易醒等。这可能是因为夜间尿床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睡眠,或者是存在潜在的神经发育问题影响睡眠质量和排尿控制。 **二、发病原因** 1. **遗传因素** - 儿童遗尿症有较强的遗传倾向。如果父母一方有遗尿病史,孩子患遗尿症的概率约为44%;若父母双方都有遗尿病史,孩子发病的概率可高达77%。相关基因可能会影响膀胱的功能和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 2. **生理因素** - **膀胱功能异常**:膀胱容量较小或者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有些儿童的膀胱容量可能只有正常同龄儿童的一半,当膀胱内尿液稍多就容易产生尿意并无法控制排尿。另外,膀胱逼尿肌如果过于敏感,即使膀胱内尿量不多,也会频繁收缩,导致遗尿。 - **睡眠过深**:部分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对膀胱胀满的感知变得迟钝。他们可能进入深度睡眠后,即使膀胱已经达到最大容量,大脑也不能及时接收信号并唤醒身体进行排尿控制,从而导致尿床。 - **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是一种可以减少尿液生成的激素。患有遗尿症的儿童可能在夜间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不足,使得夜间尿液生成过多,超过了膀胱的承受能力,进而引起遗尿。 3. **心理因素** - 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症。例如,刚进入幼儿园或新学校、家庭环境变化(如父母争吵、搬家等)、遭受重大挫折(如考试不及格)等情况,都可能使孩子心理负担加重,从而出现遗尿现象。 4. **其他因素** - **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统感染,或者存在尿路畸形(如膀胱输尿管反流)等情况,可能影响正常的排尿功能,导致遗尿。 - **神经系统疾病**:隐性脊柱裂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神经传导,使得大脑对膀胱的控制能力减弱,增加遗尿症的发病风险。 **三、诊断与治疗** 1. **诊断** - 详细的病史询问是诊断的重要环节。医生会询问儿童尿床的频率、时间、是否有日间遗尿、有无伴随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以及家族中遗尿症的发病情况等。 - 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腹部检查(检查膀胱是否充盈等)、外生殖器检查(查看是否有泌尿系统畸形等)和脊柱检查(排查隐性脊柱裂等神经系统问题)。 - 辅助检查方面,尿常规检查是基本的检查项目,用于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如果怀疑有泌尿系统畸形或其他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超声检查、静脉尿路造影等检查。 2. **治疗** - **生活方式调整**:调整饮水习惯是重要的一环。可以适当控制孩子在睡前1 - 2小时的饮水量,减少夜间尿液生成。例如,让孩子在睡前少喝饮料、牛奶等。同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并且鼓励孩子睡前排空膀胱。 - **膀胱功能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来扩大膀胱容量。比如,开始时可以让孩子每30分钟排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到40分钟、50分钟等。同时,进行憋尿训练,让孩子在有尿意的时候尝试憋一会儿,锻炼膀胱逼尿肌的控制能力。 - **心理治疗**:对于因心理因素导致遗尿症的儿童,心理治疗至关重要。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避免责备。可以采用正强化的方法,如当孩子尿床次数减少时给予奖励(如小贴纸、小玩具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去氨加压素,它的作用是模拟抗利尿激素,减少夜间尿液生成。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孩子的反应,防止出现水中毒等不良反应。对于伴有尿频、尿急症状的儿童,还可以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来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状。 **四、疾病预后** - 大多数儿童遗尿症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在进入青春期后,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这主要是因为随着身体的发育,膀胱容量增大、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增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如果遗尿症是由泌尿系统或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且未得到及时治疗,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如自卑、社交恐惧等。因此,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对于改善儿童遗尿症的预后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