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中孩子患有多动症或抽动症,出现冲动举止和明显情绪波动时,家长可从以下方面帮助孩子调控情绪、提升管理能力。
★ 家长要保持冷静和耐心:孩子情绪爆发时,家长若表现出愤怒或不耐烦,会让孩子更加激动。比如孩子因玩具被抢而大哭大闹,家长要先深呼吸,温和地抱住孩子,轻声安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被理解。
★ 建立明确规则:和孩子一起制定简单清晰的家庭规则,如“不能随意发脾气”“有问题要好好说”等。规则要可视化,如写在卡片上贴在显眼处。孩子遵守规则时及时表扬,违反规则温和提醒并引导改正。
★ 教孩子情绪表达技巧5:准备“情绪卡片”上面画不同表情代表不同情绪,引导孩子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感受。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情绪,如“我很生气,因为...”。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生气场景,教孩子应对方法,如深呼吸、暂时离开让自己生气的地方等。
★为孩子创造稳定环境:保持家庭氛围和谐,规律作息和饮食,避免孩子接触过多电子产品和刺激性活动。
家长自身要做好情绪管理榜样,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通过这些具体行动,逐步帮助孩子学会调控情绪,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建立良好沟通:与孩子建立开放、信任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分享感受。当孩子表达冲动情绪时,耐心倾听,不打断、不批评,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例如,孩子因和小伙伴争抢玩具而生气,家长可以说:“我看到你很生气,能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吗?” 通过倾听,帮助孩子梳理情绪产生的原因。
制定明确规则:在家里制定清晰、简单的规则,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允许的。比如规定 “不能打人、骂人”“要轮流玩玩具” 等。当孩子违反规则时,及时给予温和而坚定的纠正,让孩子知道冲动行为会带来不良后果。但要注意,规则要合理且一致执行,不能随意更改。
教授情绪识别:帮助孩子认识不同的情绪,通过绘本、故事、日常交流等方式,让孩子了解生气、愤怒、高兴、难过等情绪的表现和特点。例如,读绘本时,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角色的情绪,问孩子 “你觉得他现在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来的?” 当孩子能够准确识别情绪,才能更好地应对和控制。
培养冷静技巧: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冷静方法,如深呼吸、数数、离开现场等。当孩子感觉要冲动发脾气时,引导他们做几次深呼吸,从 1 数到 10,或者先离开让自己生气的场景,到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儿。平时可以和孩子一起练习这些技巧,让孩子熟练掌握,在关键时刻能够运用。
树立榜样:孩子很多时候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家长要以身作则,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理智处理,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家长在堵车时不抱怨、不愤怒,而是耐心等待,孩子也会学到这种应对方式。
奖励积极行为:当孩子成功控制住冲动情绪时,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的,如一个小贴纸、一块小蛋糕,也可以是精神的,如一个拥抱、一句表扬的话。通过奖励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更有动力去控制情绪。
开展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模拟一些容易引发冲动情绪的场景,如排队时被插队、玩具被抢走等,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应对和控制情绪的方法。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一起讨论刚才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童康复科,昆明三一一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