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时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儿童可能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以下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情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这类孩子脑部发育存在异常,部分基因也可能发生突变 。主要症状表现为在学习、游戏等活动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而分心。比如在课堂上,常常东张西望,无法专注听老师讲课。同时,他们还会过度活动,像在座位上坐不住,手脚小动作多,经常在教室里随意走动。并且行为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例如在集体活动中,没等轮到自己就抢着行动,与同学发生冲突。
焦虑症:当孩子面临陌生环境、任务,或者经历创伤、变故等,都可能产生焦虑情绪 。焦虑的孩子常常体验到恐惧、不安和痛苦,睡眠质量会下降,对新事物缺乏信心,显得神经质,自我意识过强。比如即将参加一场考试,正常孩子可能只是稍微紧张,但焦虑症儿童会极度不安,反复担心自己考不好。
抑郁症:不良事件、生活变故或家庭不幸等都可能让孩子陷入抑郁 。他们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情绪持续低沉,常常感到悲伤、绝望。有的时候,还会表现得暴躁、没有耐心,自我否定、自卑。例如原本活泼开朗、喜欢画画的孩子,突然对画画没了热情,整天闷闷不乐,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自闭症(孤独症):多由遗传、脑部发育异常导致 。患病儿童不愿与他人互动,交流表达能力差,不主动与他人进行眼神交流,很少对他人的呼唤做出回应。他们喜欢重复某些动作或语言,行为模式较为刻板,兴趣范围狭窄,例如只专注于某一种玩具或活动。
强迫症:遗传、环境压力等因素会引发强迫症 。这类儿童会反复、有规律地完成某些任务,像反复洗手,有规律地清洁东西等。一旦不能做到,就会感到严重的不安和恐慌。例如,孩子出门前要反复检查书包里的东西是否带齐,即使已经检查了很多遍,还是不放心。
恐惧症:儿童可能会对特定的事物、场景感到恐惧,如怕黑、怕打雷闪电、怕动物等。这种恐惧若持续存在,影响到正常生活,就属于心理健康问题。造成恐惧症的原因可能是过去可怕的经历,像曾经被狗追过,之后就害怕所有的狗;也可能是将焦虑转化为恐惧;还有可能是从社会环境中学习而来,比如看到身边人对某种事物害怕,自己也跟着害怕。
学习障碍:这与孩子的心理特点有关,孩子年龄小,天性爱玩,自控能力差,难以长时间专注学习 。他们在学习上可能表现为阅读速度较慢、算数能力较差等,但智力通常是正常的。比如阅读时容易跳字、漏字,对数学概念理解困难,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孩子的情况会逐渐改善。
分离性焦虑:多发生在 6 岁以下儿童,与家人尤其是母亲分离时,会出现极度焦虑反应 。这与患儿个性弱点和对母亲过分依恋有关。比如孩子刚上幼儿园时,与妈妈分开就会哭闹不止,不愿意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担心妈妈不要自己了。
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长、老师及社会的密切关注,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引导和帮助,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干预,以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昆明311医院